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信息学子踏访枣园革命旧址,重温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作者:徐志著时间:2021-07-23点击数: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品格,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将奋斗的“小我”投入到奉献国家的“大我”中去,奏出“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的时代乐章。722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志存高远,星火燎原”社会实践队来到中央书记处旧址——枣园,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重温他们的丰功伟绩,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枣园又名延园,院内树木葱郁,绿草如茵,“幸福渠”横穿园林而过。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四七年,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在此期间,党中央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紧扣“感真情”,在革命旧址中彰显真心。在进入枣园革命旧址时,实践队偶遇中国民航大学“星之火”社会实践队,双方队员相互问候后,决定一起开展活动。随后,实践团成员刘玉川与民航学子张伟龙共同朗诵了诗歌《延安 延安》,再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展示了当时延安的风土人情,表达了当时中国人民对于延安深深的眷恋之情。

紧扣“悟思想”,在真学深悟上持续发力。队员邵中昭和赵文静分别以《理论联系实际》《说丁玲》为主题,给实践团成员上了一场生动的党课。《理论联系实际》主要讲述了毛岸英194512月从苏联学习完回到延安后艰苦朴素,吃大灶,既学习书本知识,也有实干精神,扎身于广阔的农村天地。他在生活上把标准放低,在工作上把标准放高。《说丁玲》主要讲述了丁玲被党组织从上海营救出来奔赴延安后,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利用自己的笔杆子唤醒亿万农民,寻求民族解放,为工农兵服务,为革命斗争服务。

紧扣“办实事”,在为民服务上取得实效。实践队成员在参观间隙发现了路上有一些垃圾和积水,立马自觉的把路上的垃圾给捡起来,并且把积水给清扫干净,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革命旧址的敬仰之情。

在参观中,通过细致的参观学习,队员们接受了一次深度的精神洗礼,更加系统地了解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生活战斗的光辉岁月以及他们的丰功伟绩,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之艰难,理解了中国革命成功之缘由。



版权所有: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联系方式:029-33152048